东方“双城记”,共谱“新华章”!
“我对各类非遗项目都有兴趣,听说这里有非遗交流活动,就赶紧过来了。果然大开眼界,这种体验非常好。”昨天下午,在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的《非遗点亮生活》展览现场,香港巿民杨女土仔细聆听压金丝嵌宝工艺传承人张超的介绍,又在各个“摊位”前驻足观赏,感觉不虚此行。此次嘉定区文旅局组织非遗传承人来香港“摆摊”,令像杨女士这样的非遗爱好者欣喜不已。
周末的香港文化中心以及相邻的香港艺术馆内洋溢着海派文化风情,京剧表演、寻香记——芳香文化艺术展、非遗交流展,“上海文化周”的各项活动吸引着众多香港巿民和海内外游客。沪港两地看似隔得很远,但因为人文交流频繁又显得很近。
诚意
“我们此次来港,光装道具机关就动用了一个半集装箱,演职员来了123人。”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说,他们此次带来的麒派经典剧目《乌龙院》和连台本戏《七侠五义》都较好呈现了海派艺术风格,相信会受到香港观众喜欢。
《乌龙院》作为开幕演出,受到香港戏迷追捧,戏票早早售罄。当麒派大家陈少云出场时,剧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每当陈少云展现“绝活”时,又是掌声四起。而昨天下午开演的《七侠五义》因为与香港戏迷有个特别的约定从而备受关注。2019年,上海京剧院在香港演出《七侠五义》上本,引起轰动,当时他们就答应,排出下本后,一定带着全本再来香港。5年之后,终于让香港戏迷再续前缘。
《七侠五义》香港上演
面对香港邀请上海成为首届“中华文化节”焦点城市暨举办“上海文化周”活动,上海组织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不仅派出了包括上海京剧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博物馆、嘉定区文旅局在内的200多人的演出和展览队伍,是历年来人数较多的一次出访活动,而且质量非常高。比如上海民族乐团这次带来的是音乐会版的《海上生民乐》,这个IP主题音乐会自2016年惊艳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目前已演近200场,足迹遍及国内多地及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等,所到之处备受赞誉,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金字招牌。据上海民族乐团驻场指挥姚申申介绍,他们是首次到香港演出《海上生民乐》,而且还是适合在专业音乐厅上演的音乐会版,为此对项目作了升级,把一些优秀的作品再加以优化,以呈现最好的状态和效果。香港的中乐团也非常有名,但相信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出可以让香港观众享受到不一样的海派民乐。
受邀方诚意满满,考虑周到,而邀请方同样诚心诚意,准备充分。据此次“上海文化周”的香港主办方负责人倪淑仪介绍,为让香港巿民深度了解上海当代的文化状况、艺术发展,他们特意安排了多项延伸活动,有“艺人谈”、“大师班”、京剧示范演出等,邀请上海文艺界老中青三代名家陈少云、傅希如、鲁肃、杨扬、姚申申、俞冰、胡晨韵、王音睿等与香港观众面对面。
心愿
在“上海文化周”开幕演出的观众中,有一个人引来关注,他就是中国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香港著名歌唱家莫华伦。他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就曾办过“香港周”,他还在活动上献唱。他说,香港和上海,一个是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一个是国际大都市,两个城市合起来,可以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非常好的桥梁。
这几天的演出展览现场,所有的受访者几乎都持有与莫华伦相同的观点。倪淑仪作为香港特区康文署文化节目方面的负责人,非常看好沪港两地合作推广中华传统文化,“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我们有非常强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网络,除了引进欧美的一流演出外,我们也有信心,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徐行草编
药斑布印染技艺作品展示
参加“上海文化周”活动的,无论是成名已久的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京剧院、上海博物馆,还是亟待扩大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他们都很珍惜此次机会,希望通过香港的这个平台,让更多人感受海派文化的魅力,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杨佳露说:“文化周的时间有限,沪港文化界的交流互鉴却无限。”沪港两地携手,向世界说好中国故事大有可为。
本文源自新民晚报
原文标题:东方“双城记”,共谱“新华章”!“上海文化周”在香港举办的台前幕后
原文作者:李纬